雜誌簡介: 1.第1-12期,沒有卷期,第2卷有卷(1卷12期,前4期年刊),第3卷(1卷4期),第5卷起新增副題名:歷史文物
2.原季刊,自民86年7月起改為月刊,自第5卷第1期(民84年4月)起改為雙月刊,後又改為月刊
3.國立歷史博物館 閉館整建公告:本館自民國44年開館以來,不斷與時俱進,已歷60餘載,民國107年7月1日起本館進行約3年的閉館整建工程,針對館舍空間、服務機能、營運管理等面向,進行全面提升修復及再利用作業,俾使本館於重新開館後,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及營運效能。
本刊內容包括:
1.介紹該館重要展覽及相關主題探究
2.中外歷史文物之研究成果發表,或相關之評介論述等
3.介紹該館及中外知名博物館典藏之文物或相關史蹟之維護、陳展等,及有關臺灣文物、史蹟之研究專文
4.有關博物館經營、管理等理論或實際性之專論與報導
本期內容簡介
文物看醫生
修護診療 妙手回春
文物歷經時空而破損、老化,逐漸失去原先樣貌,文物修護師們就像醫師般,運用修護的技術與知識,將文物妙手回春。究竟文物診療過程為何?又有什麼眉角?讓我們從史博館近年的修護案中,揭開文物就醫過程的神祕面紗,以及修護神醫們如何融會科學檢測與修護技藝,尋找文物原貌。
作者簡介
雜誌簡介
1.第1-12期,沒有卷期,第2卷有卷(1卷12期,前4期年刊),第3卷(1卷4期),第5卷起新增副題名:歷史文物
2.原季刊,自民86年7月起改為月刊,自第5卷第1期(民84年4月)起改為雙月刊,後又改為月刊
3.國立歷史博物館 閉館整建公告:本館自民國44年開館以來,不斷與時俱進,已歷60餘載,民國107年7月1日起本館進行約3年的閉館整建工程,針對館舍空間、服務機能、營運管理等面向,進行全面提升修復及再利用作業,俾使本館於重新開館後,提升整體服務品質及營運效能。
本刊內容包括:
1.介紹該館重要展覽及相關主題探究
2.中外歷史文物之研究成果發表,或相關之評介論述等
3.介紹該館及中外知名博物館典藏之文物或相關史蹟之維護、陳展等,及有關臺灣文物、史蹟之研究專文
4.有關博物館經營、管理等理論或實際性之專論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