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與狗的賭注

點閱:1177

譯自:Fifteen dogs

作者:安德列.亞歷克斯(André Alexis)著;李靜宜譯

出版年:2016[民105]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出版 大雁文化發行

出版地:臺北市

格式:EPUB 流式

ISBN:9789869310499

EISBN:9789864890088 EPUB

分類:歐美文學  

內容簡介

1998年,首部長篇小說《童年再見》
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艾莉絲.孟若 同獲「延齡草圖書獎」殊榮
加拿大名作家 安德列.亞歷克斯 最發人省思的寓言故事

兩名天神一場心血來潮的賭約,
讓15隻狗擁有人的智力,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人類的智慧究竟是天賜的禮物,
或者,只是偶爾派得上用場的災難?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去思考、感受,愛人與嫉妒?本書深刻地探索了以上面向,並對自我意識的本質提出具有洞見與哲學性的思考。這部作品的呈現比重均衡:幽默與野蠻並存,既孤獨又強烈渴望融入群體,感知的散文與戲謔的詩行交錯。這篇精彩且原創性高的書寫,對讀者提出質疑,要他們檢視自己的生存狀態,並喚起亙古的提問:生命的意義為何?」――2015年季勒獎評審意見
――我很好奇,要是動物有人類的智力,會怎麼樣?赫密斯說。
――我想知道的是,牠們是不是會像凡人那麼不快樂。阿波羅說。

某天在人間的小酒館,阿波羅和赫密斯兩位天神為了「智慧是否讓人快樂」的議題爭吵不休,最後祂們決定以一個賭注決勝負:讓一種動物擁有人類的智慧,只要其中有一隻在臨終時感到快樂,阿波羅就任赫密斯使喚,反之則赫密斯要為阿波羅做牛做馬,為期一年。祂們找到附近的一家獸醫院,對院裡的十五隻狗施展神通,競賽就此開始。

這十五隻保留狗類本能但也擁有人類智慧的動物,隨即展開了截然不同的「狗生」:有的選擇留在原主人身邊,卻因為感嘆人類無法理解自己的不同而抑鬱而終;有些狗選擇離開,卻對這種新生活感到不安,寧願重新融入普通狗的群體,甚至企圖以暴力手段逼迫其他狗跟從。他們不只擁有思考、自我意識,創造出語言和詩,也開始懂得算計、欺瞞、操控,甚至顯露出無關爭奪地位的暴力與殘忍。他們真能如願過著原本的狗生活嗎?無意中介入的人類與好事的奧林帕斯諸神,又會為他們的命運增添什麼變數?

作者透過寓言和魔幻寫實的筆法,以小說為鏡,思索存在的本質,與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故事寫實殘酷卻也溫暖感人,從人類最好朋友的眼中,映照出我們自身的行為以及如何對待他者,其中的幽默感令人心驚。故事同時探討了語言、藝術、社會秩序、個體意識對人類的影響,並觸及希望、快樂、暴力、愛與忠誠等命題。

得獎紀錄

◎榮獲2015年「羅傑斯作家信託獎」,加拿大最著名的「季勒文學獎」
◎入圍2015年多倫多圖書獎決選、2016年加勒比海文學獎
◎獲選加拿大《國家郵報》年度最佳圖書Top 2、《環球郵報》圖書編輯年度五大選書Top 1、出版商協會「49thShelf.com網站」年度選書、加拿大廣播公司四月「迫不及待閱讀名單」之一

名人推薦

馮勃棣(影視與劇場編劇/表演藝術工作者)
陳雪(作家)、劉梓潔(作家/編劇)、駱以軍(作家)

國際媒體評論

●2015 年季勒文學獎評審意見
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是去思考、感受,愛人與嫉妒?本書深刻地探索了以上面向,並對自我意識的本質提出具有洞見與哲學性的思考。這部作品的呈現比重均衡:幽默與野蠻並存,既孤獨又強烈渴望融入群體,感知的散文與戲謔的詩行交錯。這篇精彩且原創性高的書寫,對讀者提出質疑,要他們檢視自己的生存狀態,並喚起亙古的提問:生命的意義為何?

●2015 年羅傑斯作家協會小說獎評審意見
亞歷克斯在這部有力的寓言中,透過一群狗在真實世界的冒險探索知識、快樂、忠誠和命運為何。這是部為我們時代所寫的寓言故事,人類最好的朋友展示了擁有更高層次的意識,能帶來什麼好處。這是一位工藝大師寫下的高度原創、生動的作品,用完美形式提出的哲學思考。

●2015年 多倫多圖書獎評審意見
亞歷克斯這部動人的小說,對作為人與狗的生存意義,有著非常美麗的描繪。
故事圍繞著這群被神選中、與人一樣擁有智力的狗;牠們之間的政治角力,試圖在原始的天性與新獲的智力之間尋找平衡。有些狗在新的技能之下更加茁壯,然而有些狗卻刻意迴避人性的一面,並對於擁抱人性的那些同伴施以原始的正義手段。

亞歷克斯對於狗的文化有詳盡與細膩的理解,這個故事將能得到喜歡動物的讀者認同,並不時流下感動的眼淚。故事流暢的描述和深刻的哲學探索,緊緊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是部短小卻有高度企圖的作品。

●亞歷克斯在這部優秀且富娛樂效果的作品中,設計了別出心裁的嬉鬧來穿透人性的本質……聰明探索了人類的本質為何、溝通是什麼,人類社會由什麼組成。 —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亞歷克斯嘗試將涵蓋範圍驚人的形而上問題,壓縮在這一個描述狗了解得太多的簡單故事之中。全篇愉快地把人與狗的狀態並置,故事裡有著讓人驚喜的情節轉折,與語言天賦的反轉。—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一群會說話的狗的故事?沒弄錯吧?這個怪主意很可能衍生出讓人難以忍受的壞點子,像是畫一群雜種犬玩撲克牌,或者繼承《動物農莊》的精神,多多少少帶著有力的諷刺。很高興看到加拿大作家亞歷克斯這部生動的作品,在短短的篇幅中不斷挑戰我們的預期……我一點也不愛狗,但是身為小說愛好者,我從頭到尾都喜歡這一個聰明、生氣勃勃的奇幻故事。— Jonathan Gibbs,《衛報》(The Guardian)

●魔幻寫實、道德寓言、飼主手冊與哲學論述的優雅混合,對於狗和詩歌的本質,提出了相當奇特與罕見的思考。—《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亞歷克斯在這部輕薄但企圖龐大的小說中,逐步描繪了那些受到痛苦折磨的獸類命運,由一開始的思想實驗轉變為漫畫式的寓言故事,再到充滿細節、更幽微的發現與情緒上的細微差別。— 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 Mail)

●擁有意識代表了什麼意義,隨之而來有哪些好與壞,這個故事做了有力的討論。—加拿大廣播公司圖書春季評論(CBC Books Spring Preview)

●幾許哲思配上滿滿的情感,摘下今年季勒獎的這部小說,想像了人類的最佳朋友有了思考能力。一般都說狗的內心世界難以捉摸,但亞歷克斯探索了狗的意識世界,充滿溫暖和啟發。—加拿大《國家郵報》(The National Post)

●繼獲得羅傑斯作家信託獎提名的《田園》之後,風格多變的作家亞歷克斯轉而開拓另一個幾乎為人遺忘的文類:寓言。—加拿大《筆與紙》書評雜誌春季評論(QUILL & QUIRE Spring Preview)

●亞歷克斯從最根本層次探討語言和意識的概念,以及擁有兩者或僅有其一,代表了什麼意義。— Full Stop網站

●一次老練的哲學式練習……探索了意識、語言、社會秩序與藝術的問題,以及快樂的本質。—「溫尼伯評論」網站(Winnipeg Review)

●透過狗的眼睛,對人性做了聰明且迷人的探討。— Largehearted Boy文學與音樂網站

●亞歷克斯有著高明的敘述技巧。故事中的角色多元,且各有差異,他的文句修辭也很厲害……不怕大家知道,讀到結局時我哭了。—LitReactor文學網站

作者簡介

安德列.亞歷克斯(Andre Alexis)

1957年生於千里達、成長於加拿大,目前定居多倫多。他在加拿大舞台公司擔任駐地劇作家,同時也是《This Magazine》的特約編輯,以及《環球郵報》的評論家。他已出版多部長篇小說、童書、小說集和散文集。

亞歷克斯是加拿大備受矚目、深具創造力的作家,作品屢獲獎項殊榮。1994年的短篇小說選集《絕望及其他渥太華的短篇小說》(Despair and Other Stories of Ottawa),曾入選地區聯邦獎;1997 年第一部長篇小說《童年再見》(Childhood)即勇奪加拿大新人小說家大獎,與艾莉絲.孟若並列延齡草圖書獎得主,還入圍季勒獎和羅傑斯作家信託獎,賣出全球十三國版權。此外2005年所出版的第一本童書《英格麗與狼》(Ingrid and the Wolf)也入圍了「總督文學獎」英語兒童文學類決選。

2014年開始他著手撰寫一系列以哲學為主題的小說,預計五本,第一本《田園》即入圍羅傑斯作家信託獎,並名列2014年《環球郵報》百大書單;本書是該系列的第二本,2015年出版後不僅入圍多倫多圖書獎,同時榮獲加拿大三大文學獎之中的「羅傑斯作家信託獎」與「季勒文學獎」,並且獲選《國家郵報》年度最佳圖書Top 2、《環球郵報》圖書編輯年度五大選書Top 1;2016年入圍加勒比海文學獎初選。

《神與狗的賭注》撰寫構想來自他看了帕索里尼的電影《定理》(Teorema),電影敘述神來到塵世影響了一個家庭而後離開,他非常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想重新詮釋類似的概念,於是寫下這本天神插手影響狗兒命運的故事。除此之外,亞歷克斯也很喜歡動物故事,他小時候最愛不釋手的書是《不來梅的音樂家》,書中描寫原本生活在人類壓迫下的動物聚集在一起創造出更好的生活,他深受這些動物感動,對他而言感覺像是局外人的勝利。從千里達到加拿大的經歷,正讓亞歷克斯自覺像個局外人。
《童年再見》(Childhood),即將出版。

譯者簡介

李靜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譯有《追風箏的孩子》、《遠山的回音》、《完美的間諜》、《奇想之年》、《紐約三部曲》、《直覺》、《末日之旅》等書。

  • 媒體評論
  • 於存在中看見靈魂的詩意與永恆
  • 第一章 打賭
  • 第二章 馬濟努與小班
  • 第三章 阿提克斯最後的心願
  • 第四章 馬濟努的結局
  • 第五章 兩份禮物
  • 附記